众所周知,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,但要注意的是,打胰岛素针是有讲究的,若使用不当,不仅病情没控制住,还会导致大麻烦:
这不,为了节省更换针头的费用,张阿婆在注射胰岛素时,不经常换针头,导致酮症酸中毒进了医院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我记牢了,肯定不会有第二次!”近日,在离开钱报健康小站、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前,75岁的张阿婆对着医护人员连声保证。
张阿婆患糖尿病十余年,这么多年来,她每天都会注射胰岛素,饮食方面同样也很注意,血糖控制得不错。可几天前,她莫名开始出现心慌气短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上周在打扫卫生时,更是突然意识不清,昏倒在地,被送到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。
接诊医生在检查后发现张阿婆血压下降、心率加快、皮肤呈现脱水征象,血糖竟然高达30mmol/L,尿酮体3+,血气分析PH显著下降,提示明显的酸中毒,另外还有电解质紊乱等——“这是典型的酮症酸中毒。”张阿婆随即入院治疗。
所幸送医及时,张阿婆无性命之忧。经补液、胰岛素降糖等对症治疗后,张阿婆意识转清,症状有所缓解,各项指标趋于正常。
酮症酸中毒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。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母亲,张阿姨女儿百思不得其解:“我妈每天都按时注射胰岛素,为什么血糖这么高?还酮症酸中毒?”
这事得从十年前说起,自张阿婆确诊糖尿病后,她便开始自己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,当时医生特别叮嘱:每次注射完胰岛素后,都应更换新针头。
起初张阿姨确实严格执行,但时间一长,她却觉得这种方式有点“浪费”,“每次用完枕头其实都挺好的,再说也就是我一个人用,扔了实在太可惜。”自此,张阿婆开始用一个针头反复注射,有时一个针头甚至能用好几个礼拜。
不久前,张阿婆偶然间发现肚皮注射胰岛素的位置上出现一个小硬结,且有不断增大趋势,直到张阿姨晕倒被送到医院时,硬结已经长成拳头般大小,周围皮肤红肿,还开始溃烂化脓。医生抽丝剥茧后,发现原来是张阿婆的胰岛素笔针头早已经变形。
“由于针头较细,若反复使用同一个针头,易造成针头变形、断针、堵塞等情况,从而引起注射部位疼痛。此外,在未经消毒的情况下,重复使用针头,也会造成重复性细菌感染。”内分泌科医生余京京表示,张阿婆溃烂化脓就是重复使用一根针头,没做好消毒所引起的。
而这种情况在日常门诊中并不少见,在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,有近三成的糖尿病患者存在重复利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的情况。
医生特别提醒:广大“糖友”要规范使用胰岛素笔,坚持做到“一针一换”,避免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,这看似节省开支,实则有很多危险,切勿因小失大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东方供销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